
市财政局局长许毅忠部署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召开预算绩效管理督办会议

▲市财政局领导转交省财政厅致东山县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考核嘉奖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根本遵循。
预算绩效管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为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漳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构建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机制,实现“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形成财政与审计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财审联动,进一步管好用活“钱袋子”。2022年,市财政局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目标评审项目9个,削减预算安排3725.45万元;同时,督促单位对预算执行率较低、预计绩效目标无法实现的项目进行纠偏,收回38个项目、4398.66万元。2023年,市财政局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目标评审项目12个,削减预算安排74027.67万元;同时,督促单位对预算执行率较低、预计绩效目标无法实现的项目进行纠偏,收回4个项目、3050万元。与此同时,市财政局持续强化“四本预算”统筹使用,努力兜牢“三保”,将节约的资金重点投向民生事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和人才、城市建设和维护等领域。
在预算绩效财审联动机制的推动下,市财政局连续两年荣膺省对市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优秀等次,喜得省财政厅通报表扬,获得正向激励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费)20万元。指导所辖的长泰、云霄、平和、东山等县区排名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级全国前列,累计获得正向激励资金7450万元,受到财政部通报表扬。
实行“财审联动”
市财政局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成本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着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着重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2022年5月,市财政局提请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统筹谋划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
“联动机制的建立,主要从数据共享、措施共商、成果共用、问题共抓等方面落细落实,打好预算绩效管理‘组合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方面,市财政局主动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为审计部门预留系统数据专线,审计部门及时与市财政局共享审计发现问题,合力打造精准、高效、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体系。
在绩效管理联抓联管方面,财政、审计两个部门共同提升绩效指标科学性和合理性,共同拓展绩效评价深度和广度。在遴选评价项目之前,共同商讨项目选取范围,减少重复检查,缓解部门压力;评价完成后,市财政局及时将评价结果抄送审计部门,为预算执行审计和相关专项审计提供参考依据。
在管理成果共享共用方面,财政、审计两个部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不断拓展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不断挖掘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性,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情况通报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有效转化为预算安排实际。
在问题同抓同促方面,审计部门查找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提出规范和改进预算部门绩效管理的审计建议;财政部门主动联合审计部门,共同研究问题改进措施,共同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大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审计监督效能。
创新“横纵管理”
为有效推进财审联动工作,市财政局积极创新“横纵结合”管理模式。
“横”是实现“组织保障+智库支撑”。一方面,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工作专班,建立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财审部门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强化智库支撑,充分利用高校、事务所、中介机构等优质资源,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发展。
经多年探索,市财政局首创市级智库平台建设,与闽南师范大学合作成立漳州财政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智库内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8名、博士1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23名,为财政事前绩效评估、重点项目评价、指标库构建、自评抽查复核等领域提出新思路、新办法。
“纵”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财审联动机制与“1+2+3”新模式的有效衔接,成立“1”个工作协调小组,跟踪“2”项评价考核任务,挂钩“3”大奖励激励措施,以横向协调、上下联动为牵引,加紧加快市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进程。
强化“责任落实”
在落实工作考核方面,我市将预算绩效结果、审计整改情况等呈请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视问题严重程度,采取扣减部门综合定额公用经费等方式,协力念好绩效“紧箍咒”,实现预算管理“硬约束”。自联动机制运行以来,财政、审计两个部门累计抄报6大模块23个细项问题,对市本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16个部门,按5%比例扣减下一年度综合定额公用经费。
在明确责任主体方面,财政部门充分发挥预算资金“守门员”作用,审计部门切实履行预算资金“监督员”职责,结合“谁支出、谁负责”原则,要求各地各单位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切实肩负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断充实预算绩效管理力量。2023年至今,市财政局印发《漳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直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的通知》《2023年县级财政管理绩效工作推进方案》及《关于做好2024年度市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财审联动为抓手,在“做优、做细、做实、做深、做真”预算绩效管理上下功夫,打通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预算绩效管理“漳州样板”,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 邱丹燕 通讯员 方灿彬 欧阳岚 实习生 陈可怡 文 市财政局 供图